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更新海量coser网红高清写真,一年会员只需6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KADLJL828
翻开老相簿
你可能有跟麦当劳叔叔合过影
也化过幼儿园表演的大浓妆
现在带你坐上时光机,回到80年代
现在的人拍照都有偶像包袱了,不仅要千挑万选,挑完后还要P图。
而80年代,并没有数码相机,拍照成了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
家里买了“奢侈品”电视机、电冰箱,要站在前面留影一张。
六一当天,每一个孩子都会被涂上红脸蛋,登台表演节目。
这些照片是不是很熟悉?因为全都出自普通老百姓之手,没有任何技巧,甚至被废弃。
而帮中国人保留这段集体回忆的,是一个法国人。
今年34岁的苏文( ),花5年从北京的一个废品站“捡回”这85万张老照片。
我们的生活,没有30年前有趣?
苏文在Ins上的账号叫“北京银矿”,照片主要集中在1985年到2005年。
这20年,中国恰逢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开始旅游、消费、娱乐,因此很多照片都相当有年代感。
电视机、冰箱是流行的“炫富”姿势
80年代,冰箱、电视机、洗衣机被视为中国人的“三大件”,也是当年相亲的有力筹码。
一台普通的19寸彩电要几百块,对于月均收入不足百元的家庭来说,是件奢侈品。
电冰箱也是罕有的物件,我妈看到这些照片,还记得当年买冰箱的喜悦。
“邻居都来围观,我高兴得连电冰箱发出的嗡嗡声都觉得特别动听。”
而这位集齐了冰箱、电视的小姐姐,穿上风衣,拍起照来特别拉风。
在当时,买了一款洋气的自行车,相当于现在拥有一辆宝马。
这对摩登的情侣,穿着喇叭裤,在自行车前合影
还没开机,就在电脑前假装打字拍照,我也试过。
梦露和麦当劳叔叔的天下
80年代,中国打开大门,西方文化涌进来。
玛丽莲·梦露的海报经常充当背景板。
每户家庭的相簿里,都会有和麦当劳叔叔的合照。
那时候,中国人开始出国旅游,自然都会拍照留影。
第一站往往是泰国,在那些底片里总是会看到与人妖的合影,表情淡定。
再走远一点,来到法国的巴黎铁塔,开心到变形。
港风流行的年代
复古风近年在时尚圈又流行起来。
其实早在80年代,港星就是大家模仿的对象。
宽肩复古西服尤为盛行,现在还有好几件藏在我妈的衣橱里。
当时还流行一水儿的黑发,略厚重,蓬松,带大卷,很有造型感。
这件作旧的牛仔外套,显得很有复古气息。
童年“黑历史”
说完爸妈,要到自己的“黑历史”了。
我们的童年,总离不开脸上像样板戏一样的妆容。
每到期末要上台表演,老师们总会给我们画上标准幼儿园妆容:超粗眼线、超浓腮红、正红色口红,有时候眉间还会打赏一个大红点。
再加上经典搭配——兰花指、叉腰动作和蓬蓬裙,很亮眼。
除了妆容,很多小伙伴还喜欢穿同款,看上去就像一对双胞胎。这是友谊的最佳证明。
除了很有年代感,这些照片还带给大家很多欢乐。
人们对千奇百怪的背景谜之着迷,配上动作有种莫名的喜感。
他从废品站里回收底片,发现了中国人的集体回忆
这些80~90年代的集体怀旧照,都出自一个Ins账号“北京银矿”。
很多人都以为,这是出自同一个中国摄影师之手。其实,它只是北京一个废物回收站的“垃圾”。
法国收藏家苏文从小喜欢中国文化,16岁便跑来中国念大学。毕业后,他定居北京,为英国出版商收藏各类中国影像作品。
做了几年之后网红写真西服,他留意到底片,“这是容易被忽略的东西,数码相机普及后,胶片正在消失”。
他就在网上找到专门处理含硝酸银垃圾的人,先以每公斤28元的价格购买了几十公斤底片。
刚开始2年,苏文并不知道要做什么。这件事既耗费精力,又花钱不少,他有些迷茫。
直到他发现,这些照片中反复出现中国人与电视机、与冰箱的合影,才开始构思改革开放的主题。
“这是中国人集体的时代记忆。有时候做事儿不能太有目的性,要让它像一棵树一样很慢、很自然地长出来。最好的都是你意想不到的。”
5年时间,苏文共收集了50万张照片,至今已经有85万张了。
“原来中国人还会笑”
在北京银矿的Ins上,有很多外国人点赞。
苏文带着这些照片出国展览,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中国就是世界工厂,中国人除了工作,什么都不会玩儿。”
热爱中国的人,觉得中国就是茶、太极拳、书法;还有很多讨厌中国的外国人觉得,中国就是污染网红写真西服,就是拆迁。
通过这些照片,他们看到了中国的可爱一面。
“原来中国人还会笑。它们像我们自己的照片,有着同样的生活,工作、喝酒、旅游,小孩和奶奶一起拍照……”
而中国人自己也看得很开心。
有一张照片,是一个三口之家站在一块写着“八仙过海”的石碑旁合影。
照片下方,写着“仙气”两个大字的干冰机缓缓喷出白色烟雾。一侧的招牌上还清楚地写着:“每片收费一元,仙气收费一元。”
苏文把这张照片发到网上,戳中了很多人的笑点。更多人反映,我们的爸妈当年也拍过这样的照片。
还有照片被主人公的女儿认领,带着爸爸感谢苏文保留了美好的回忆。
最后,关于这场长达20年的行为艺术,文化批评家朱大可的评价颇为贴切:
“那些拥抱冰箱和电视机的幸福时刻,演绎着各种发噱的喜剧故事。没有任何职业摄影师的作品,能比这种大规模的影像人类学档案更真切地表达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人的私人梦想。”
今日话题:你家里有没有一张这样的老照片?
文_编
图片出自网络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更新海量coser网红高清写真,一年会员只需6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KADLJL828